猫的眼睛是干什么用的?

溥诗凡溥诗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我们人类在黑夜中看东西,是借由外界光源和眼珠的转动来观察周围的景物。白天,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近200亿颗星星;夜晚,只能看见几颗亮星和一些闪烁的宇宙射线。而猫在黑暗中能看到几百亿颗星星,它们是如何做到在漆黑夜晚看得见物体的呢? 原来,猫的视网膜上有一层感光细胞,这些细胞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锥状细胞Cone cell,另一种是杆状细胞Rod cell。其中锥状细胞又可分为三种,它们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—— M 锥状细胞主要对绿色光敏感; L 锥状细胞主要对蓝色光敏感; S 锥状细胞主要对黄色光和橘色光敏感。这就像是我们人类通过调节眼镜的度数来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一样。 而杆状细胞没有颜色选择性,它对于光强的反应非常灵敏。 当光线较强时,锥状细胞受到的刺激会传递一个信号给大脑,从而感到“明亮”;而当光线很弱的时候,杆状细胞就会启动,它的敏感细胞会被激活,从而感知到距离自己非常遥远的物体。 这有点像夜视仪的作用原理。即使是在漆黑的夜晚,有猫眼睛的“加持”,它们依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。

事实上,除了猫以外,很多夜间活动的野生动物都拥有非常好的夜视能力,像狼、狐狸等。而人类的夜视能力则远远不如它们。为了适应黑暗的环境,许多动物都进化出了对夜视非常敏感的视觉系统。

曾奕嘉曾奕嘉优质答主

猫的眼睛不仅具有视觉功能,更能调节瞳孔,使瞳孔放大或缩小,以适应不同光线强度的环境。瞳孔的大小也反映了猫的情绪变化。猫属于夜行性肉食动物,眼睛具有两大特征:一是瞳孔可以调节光线照度,使猫能够在暗淡的月光下看清食物;二是眼内视紫红质含量较高,使猫具有较佳的夜视力。猫的眼睛发生病变后,除了影响美观和视力外,对猫的捕食和生存也会产生重大影响。

猫眼的构造

猫的眼睑有3层,即瞬膜、第三眼睑和外膜。

瞬膜

在瞬膜的下方和眼皮内都有泪腺,所分泌的泪液能湿润角膜,冲刷掉粘附于角膜表面的异物和微生物。泪液还含有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消炎杀菌物质。泪液进入鼻泪管,再流入鼻腔,如果眼睑的下方肿胀,阻塞了鼻泪管,泪液就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眶,湿润了瞬膜、第三眼睑和毛发,形成了“眼泪斑”。

第三眼睑

位于眼眶内侧,是由一块带有血管的腺体和一个支持物组成的,具有保护角膜、辅助泪液湿润角膜、清除角膜表面碎屑的作用。第三眼睑受肌肉控制,平时仅于眼内角露出一点,当猫发生眼部炎症时,第三眼睑经常会全部闭锁于眼外,甚至突出于眼外,影响猫的视力,应引起重视。

外膜

即猫的眼皮,猫的眼皮有毛发覆盖。眼睑的周边为睫毛。猫的眼睛为裂隙状,因此每层眼睑都有两缘,即游离缘和附着缘,游离缘尤其是下眼睑的游离缘容易与异物或其它东西摩擦,因此该处受损的几率较高。如果外伤较严重或治疗不及时,游离缘有可能愈合不好,造成假甲或睑内翻,影响猫的健康和美观。

眼球

由纤维膜、血管膜、视网膜组成。

纤维膜

包括角膜和巩膜,是眼球的外层包膜。角膜是一个透明的组织,没有血管,仅靠接触的泪液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,保持其正常状态。角膜表面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,因此当有异物刺激时,猫咪会由于疼痛或不舒服而频繁地眨眼、用爪子摩擦、躲藏等。角膜增厚、血管增生、水肿、感觉神经末梢减少或消失后,以上这些应激或保护性反应往往会减弱或消失,给疾病治疗及健康观察带来很多不利因素。巩膜为不透明的白色组织,因此又称之为“白眼”。

血管膜

位于纤维膜和视网膜之间,有丰富的血管,主要由虹膜、睫状体、脉络膜构成,是给视网膜提供营养的主要来源。脉络膜为供血来源。睫状体含有平滑肌,可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,使动物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。虹膜有瞳孔贯穿,其含有黑色素,对强光具有遮蔽作用,同时其内的平滑肌控制瞳孔扩大或缩小。当猫受到强光刺激时,瞳孔会缩小;在暗淡的光线下,瞳孔会扩大。瞳孔的大小还决定于神经的控制,交感神经能使瞳孔扩大,副交感神经能使瞳孔缩小,因此,当猫紧张、恐惧、焦虑、兴奋或有其它疾病问题时,瞳孔的大小会随之发生变化。

视网膜

位于眼球的最内层,含有视神经和感光细胞,具有传递信息和感光的功能。

眼内容物

主要包括房水、晶状体和玻璃体。房水具有提供晶状体氧气和营养物质及维持眼内压的作用。晶状体为透明的有弹性的双凸透镜状结构,其屈光度由睫状体控制。玻璃体是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,充满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,具有支持视网膜、保持眼内压的作用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