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洗澡耳朵怎么?
狗狗的耳道是L型的,洗完澡之后水容易流进耳朵里,造成细菌感染引起炎症,此时耳道的分泌物会增加,严重时可能造成耳道感染、中耳炎甚至内耳炎。 因此对于洗澡后耳朵进水的狗狗需要及时处理: 1、可以用比较柔软的纸巾或者棉签轻轻探入耳道,深度约为2-3cm,用力不要太猛也不要连续深入,以免弄伤鼓膜(就是贴耳边那个圆形的薄膜)引起感染;
2、尽量彻底擦干或晾干耳朵,注意不要揉捏擦掉耳道外部的分泌物,以免造成二次伤害;
3、可以用一些宠物专用的洗耳水清洁耳道,清除耳道内的异物和污垢。但要注意的是,使用洗耳水后,一定一定要充分吹干耳朵,以防耳朵进水。
4、还可以给狗狗滴一两滴类固醇溶液(如可的松、地塞米松等)在耳道内,也有助于消除局部的炎症反应。 但如果经上述处理,症状未能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迹象,就应该及时送医就诊了。
另外要提醒的是,平时最好不要自行给狗狗掏耳朵,尤其是用了不适当的工具(比如人类用的挖耳勺),很容易损伤耳道甚至鼓膜,导致细菌进入而引起感染。 如果发现狗狗耳朵里有较硬的耵聍(即耳朵里的硬块),可以先适当滴入一些宠物用洗耳液湿润再清理。清理的时候手法一定要轻,尤其要注意不要让指甲划伤耳道。
给狗狗洗澡是件麻烦的事,尤其对于一些毛发较长的犬种来说,洗澡时耳朵部位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。因为耳朵是犬身体最为敏感的部位,尤其是耳道,要是不小心让水进入,将为细菌、真菌等病原体创造一个非常适合繁殖的良好环境,很容易引起耳道的感染炎症,所以洗澡时耳朵部位的护理一定不能忽视。
方法/步骤
1、 耳朵的护理其实并不难,洗澡前将棉花球用适量医用酒精浸湿,轻轻地塞入耳道口。棉花球体积要比耳道口稍大点,这样既可以防止洗澡水进入耳道,也不会被狗狗头部带水,也不会在洗澡过程中掉入耳道内,这样洗澡时耳朵就不用管了。
2、给犬洗澡时水温不能太热,防止狗狗不舒适乱动,一旦耳朵进水也很难察觉。在用洗发液洗头部时不要离耳朵、眼太近,防止进入,清洗时要小心。
3、 洗完澡后先用干毛巾将耳朵表面及耳道口的水分吸干,再将耳道内的棉花球轻轻拉出,这时候如果棉花球不很湿,就可以直接用棉签深入犬耳道擦拭1-3下,因为棉签带有一定的湿度,可以将耳道深处的水分吸干,这样耳朵就护理好了。
4、 如果洗澡过程中不小心将耳朵碰湿了,最好重新塞上浸有酒精的棉花球,在洗完后的后护理中,先将耳道外棉球拉出,再用棉签深入耳道擦拭,这样棉签既可以将耳道内的水分吸干,酒精的抑菌作用也可以降低耳道感染几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