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子身上有猫的病菌吗?
我养过两只兔兔,一只虎斑,一只斑马。都很可爱。但是养兔兔过程中我发现它们会咬人(可能是怕,也可能是痒,总之喜欢把人的手指放在嘴里咀嚼)、很爱干净(经常舔自己,包括耳朵和脚趾,如果它们觉得哪里脏了就会舔掉)、很能吃(饿得很快,食量惊人)、很胆小(遇到陌生人会躲起来或者飞快逃跑,如果你靠近它它会害怕得发抖)。
后来因为搬家,不能继续养下去,就把他们送给别人了。现在那只虎斑的兔子已经去世了,得病的症状是拉稀,最后脱水死亡。我觉得应该是得传染病死的。我很惋惜,毕竟那是陪我度过了很多欢乐时光的小伙伴!
不过现在我的兔子身体健康,很活泼,也很爱我。希望你的兔兔也健康平安! 个人认为兔子应该没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性,由于狂犬病毒主要通过体液传播,而兔子的唾液腺并不发达,所以通过咬伤感染的可能性不大;然而,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很强,在土壤里可以存活几个月甚至更长,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体,又因为没有疫苗可以预防,因此死亡率几乎是100%。 所以被兔子咬了,即使伤口不明显也应该及时清洗,以防万一。
至于你说兔子会不会传播什么病菌,这个我不清楚。反正我的兔兔没事就喜欢舔手舔指头,如果它不舒服或身上哪里臭了我还会给它舔毛,呵呵。不过兔兔的体温很高(比人高1℃左右),而且体内寄生虫也多,建议不要直接用手拿食物喂它哦~
近年来,随着人们宠物饲养的多样化,兔子由于可爱、易养等特点跃居第二位。然而在饲养过程中及近距离接触中,一些严重的潜在疾病可能被传染给人类,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。近日,有国外文献就报道了一例6岁幼女被家养宠物兔传染弓形体病的病例。
该例6岁小女孩无基础病史,因持续性发热、无尿、恶心、呕 吐、血便以及皮肤黄疸入院治疗。入院前11天,患儿出现发热,伴右侧腹股沟区包块,伴淋巴结触痛,患儿母亲自认为是蚊虫叮咬后感染而未加重视,随后恶心、 呕吐、血便症状逐步加重,无尿,皮肤黄疸出现。入院体格检 查提示,患儿体温高达39.8℃,呼吸35次/分,轻微烦躁,结膜轻微黄疸、巩膜完全性黄疸,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区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(最大者直径约4cm)。肝在肋缘下4cm可及,质硬,有压痛。
患者有家养宠物兔史,并经常喂食、清洁。入院检查提示,血常规示白细胞正常,血小板升高、间接胆红素升高,转氨酶(AST)显著升高,肌酸激酶升高,肌酐(Cr)升高4倍。腹部磁共振成像示肝大、肝多发占位,大肠壁明显增厚。大便检查提示消化道大量出血。
由于女孩入院后高热不退、血尿素氮及肌酐进行性升高、少 尿,并出现严重凝血功能异常(PT和APTT延长、纤维蛋白原降低、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)、微血栓形成。临床诊断首先考虑为不明原因的感染性休克、脓毒血症 以及噬血细胞综合征。并据此,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,并输注血小板。
入院后第4天,经胃管给予激素治疗,体温有所下降。但腹部CT示肠系膜水肿且多个部位肠梗阻,肝多发低密度灶增大。入院后第5天,患者突发肺部严重感染、严重呼吸抑制,经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病情转为相对稳定,消化道出血停止、少尿改善、凝血异常纠正。第13天,患者体温正常,查血弓形虫抗体IgM水平明显升高。
最终患者确诊为弓形虫脑膜脑炎和肠道感染。经复方磺胺甲恶唑抗弓形虫治疗,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并康复出院。出院后随访6个月,仍一切正常。
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,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,该病呈世界性分布。刚地弓形虫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有核细胞内,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寄生虫。猫是 弓形虫的最终宿主,可排出弓形虫卵囊。当其他动物食入猫粪便中的弓形虫卵囊后,在肠道内孵化,进入肠上皮细胞内分裂繁殖,并从肠粘膜进入血液,在全身各 处器官内组织细胞内形成包囊,长期潜伏,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,包囊破裂,虫体逸出,引起临床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