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身上有红疙瘩是怎么回事?

敖观敖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这是鱼体表面黏膜发炎引起的,俗称“起刺”、“生毛滴”或“起血斑”等。多由于水质不良(如水色发黄、发臭)引起鱼类体表真菌感染所致;也有部分是由于水中溶氧不足,使鱼类窒息产生应激反应所致;还有少数是由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,腐蚀了鱼类的鳃瓣和体表皮肤,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而形成的;在饲养管理不当(如水温突然升高、更换水时温差过大、投喂量过多或鱼体抵抗力下降时)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病。 病鱼体表往往有程度不同的褪色现象,体表黏液增多,头部、胸腹部较背部的颜色更淡,全身特别是胸部和腹部的鳞片可能微微向外突起(胸鳍基部附近)或者向内塌陷(臀鳍基部附近),用手触摸体表时有粗糙感,用肉眼可观察到鱼体表面的黏液有少量脱落的迹象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全身皮肤会严重充血,并不断有白色浆液状的分泌物(菌膜)自体表渗出。如果此时不及时换水加药进行治疗,多数病鱼会在3天左右死亡。 如果发现鱼体有上述症状表现,应及时调整水质,并全池均匀泼洒药物进行消毒处理。常用药物有甲醛(福尔马林)溶液、二氧化氯溶液、食盐溶液以及抗生素类等,必要时可在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,以中和水中的有害物质,提高溶氧水平,缓解病症。

如果及时采取治疗措施,病鱼可以恢复,但身体上的病变痕迹(红点或红斑)会长期存在,很难彻底消除。 预防该病的发生,关键在于保持水环境的清洁,减少各种刺激因子对鱼的伤害。因此应注意合理施肥,适量投饵,定期清除池底的污物,保持充足的溶氧,并注意控制好换水的温度和pH值。

商璐明商璐明优质答主

鱼身上出现红点,可能是由于断流,冻伤,水质恶化,细菌感染或寄生虫叮咬。如果鱼体表出现红点,停止喂食,然后更换水,或者用高锰酸钾溶液泡澡,红点消失,然后喂食。如果红点消失,鱼还是病态,可以使用抗病毒和抗菌的寄生虫药物治疗。

防治鱼类体内寄生虫的基本原则:

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,对症状的判断不能仅凭动物体表的观察。确定病因后,选择合适、针对性强的内服或外用药物进行治疗。内服药物时,所用药物应与鱼饲料混合,制成药饵,每天喂一次,直到痊愈。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时,应将病鱼放入有药物的水槽中浸泡,浸泡时间一般为5-20分钟。浸泡后,将鱼放入原来的水箱中。治疗期间,每天需要更换30%的水以保持水质清洁。

病鱼治疗的基本原则:

首先,当发现鱼体有不规则游动或其他非正常活动迹象时,应立即检查鱼体表面是否有异常,并及时将病鱼放入备用水槽进行隔离治疗,以防相互感染。

其次,要准确判断病因,对症下药,严格遵守药物使用的“三证”制度,切不可盲目用药。

第三,如果疾病严重,可以用较高浓度的药液浸泡病鱼。浸泡后,将鱼放入原来的鱼塘或水箱;如果病情较轻,可以将病鱼放在较低浓度的药液中浸泡。用高浓度的药液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(一般5-20分钟),以免鱼缺氧死亡。治疗期间,需每天更换水槽中的水,以保持水质清洁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